时间:2023-08-21 点击: 次 来源:网络 作者:好大夫专升本邱老师 - 小 + 大
山阴经先生曾说:“未有和气萃焉,而家不吉昌者。未有戾气结焉,而家不衰败者。” 家人之间的关系需要用心经营,没有和气的家,就像是失去屋顶的房子,给不了人安全感。 经营家庭,不但要有心,更需要智慧。 遇事三七分,就是与家人相处的智慧。 三分沟通,七分包容 美国心理学家 John Gottman 博士,曾进行过一项长达 40 年的婚姻关系研究,近 700 对夫妻参与其中。 实验室中有两对夫妻,让我印象深刻。 一对夫妻,因为丈夫忘记给车加油,两人闹得不可开交。 谁都不肯静下心来沟通,一直在冷战。 最后,这点小事加上长久的不满累积,变成了婚姻破裂的“导火索”。 另一对夫妻,丈夫视工作如命,每当妻子想要和他交流时,总被他敷衍。 长此以往,她觉得丈夫根本不在意自己。 事实上,丈夫拼命工作,是为了妻子过上更好的生活。 有数据表明,80% 的婚姻死于“没有沟通”。 好的感情,既要有相互沟通的耐心,又要有彼此包容的智慧。 有位自媒体作者分享过一个故事。 朋友欣欣逛街时,碰见一家财富管理公司在做宣传。 她听信了工作人员的宣传,从买房子的积蓄中,取出 10 万元投了进去,她满心期待着第二年拿到 20% 的收益。 半个月后欣欣出去办事,路过时,她惊愕地发现这家公司已经人去楼空。 欣欣意识到自己闯了大祸,哭着给老公打电话。 老公一句责备的话都没有,只是一个劲地安慰她:“不要紧,钱没了咱们可以再赚。” 有人说,一个家,包容越多,越兴旺。 真正好的家庭关系,是夫妻双方都学会“三分沟通,七分包容”。 凡事多包容,矛盾不过夜,再大的冲突也能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。 三分清醒,七分糊涂 知乎上曾有人问:“幸福家庭的终极秘诀是什么?” 有个高赞回答只有简单四个字:“不争对错。” 年岁渐长才懂得,不是每件事都要分个对错输赢。 人生如饮酒,三分清醒,七分醉。 得到 CEO 脱不花谈起她外公时,聊过这样一个故事。 她们家经济条件还可以,但外公就是要顶着北京的 8 级大风,去领免费的一斤鸡蛋,怎么劝都不听。 一开始,一家人总是为这事争得面红耳赤。 后来,他们想想老人家曾经历的苦日子,开始慢慢体谅起他,比起买鸡蛋这件小事,老人家能顺心如意,才更为重要。 但为了安全着想,脱不花的妈妈想了一个主意,让她外公主动放弃了领鸡蛋。 她去和脱不花外公说: “你看,脱不花每天这么忙,根本没有时间了解国内外形势,您看要不帮她一个忙,把每天的《人民日报》《经济日报》有价值的部分剪贴下来,让她每天回家能快速了解最近的政策。您看好不好?” 这么一说,老人家再也不去领那一斤鸡蛋了,每天哪儿也不去,就在家做剪贴报。 古人说:不痴不聋,不做家翁。 哪个家庭,不存在一些磕磕碰碰? 家不是讲理的地方,如果总是斤斤计较,互相责备,只会让战火愈演愈烈。 无关痛痒的小事,彼此“装聋”;不伤大雅的细节,多多“装瞎”。 生活里的大风大浪毕竟是少数,那些融在柴米油盐的暖才最令人动容。 大事清醒些,小事糊涂些,才是一个家庭幸福的秘诀。 三分建议,七分尊重 作家张德芬的父母一直望女成龙。 那一年,填报大学志愿的时候,张德芬想填中文系,因为她从小喜欢文学。 父母不同意:“填工商管理,学商才有竞争力。” 虽然念了工商管理,但张德芬读得很不开心。 至于婚姻大事,父母自然管得更多: “我的婚姻,母亲是从头参与到尾。大学时,她限制我,不许交男朋友。有一阵,我非常恨她。” 结果,她的第一次婚姻非常失败,这也让她和父母的关系更加恶化了。 在《教养的关系花园》一书里,毕淑敏说过这样一段话: “要学会和我们的父母亲密无间,倾听而不唯命是从; 和我们所爱的人唇齿相依,紧密而不混淆; 和我们的孩子亦师亦友,慈爱而不包办。” 好的家庭关系,都自带分寸感。彼此关爱,互不干涉;彼此独立,保持尊重。 杨绛在《我们仨》中说过这样一件事。 钱钟书清华大学任教期间,父亲屡屡来信,叫他到蓝田去当英文系主任,以方便侍奉老病的父亲。 杨绛却认为,清华的工作不易得,且钱钟书工作尚未满一年,不该换工作。 但钱钟书及其家人,都认为他应该去,杨绛思前想后,决定尊重钱钟书的选择: “一个人的出处去就,是一辈子的大事,当由自己抉择,我只能陈述我的道理,不该干预。” 她深知钱钟书去意已决,找自己商量,是对自己的看重,所以更不能依仗这份看重,便对他的人生横加干涉。 真正的爱,从来不是改变对方,而是彼此尊重。 心理学大师海灵格就曾强调:好家庭,一定要有界限感。 边界感越清晰,和家人相处越舒服,越能让爱良性循环,让家更加温柔缱绻。 那些缺乏边界感的人,往往很难获得长久稳定的关系。 三分爱己,七分付出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“贝勃定律”。 意思是说:当人们经历强烈的刺激后,再施予的刺激就会变得微不足道。 顾曼璐是张爱玲笔下最悲情的女人。 17 岁那年,曼璐父亲骤然离世。 彼时家里上有祖母,下有弟妹,夹在中间的母亲,不擅赚钱。 为了一家老小,曼璐放弃了初恋张豫瑾,委屈自己做了一名舞女。 弟弟瞧不上她的工作辱骂她,她想一个巴掌甩下去,最后还是忍了。 转头继续在风月场奔波,维持家人生活之余,还要在心里盘算家里弟妹上学的各项开支。 为家人委屈自己的曼璐,替所有人都做了打算,却唯独没有想过自己这一生该怎么样过。 最终受尽折磨,丢了性命。 “30 岁后,做一个七分女人。” 邱茹就是这样一人。 邱茹一直都觉得家庭需要两个人的共同承担,不应该只是其中一个人的付出。 即便只是家务,她也会经常和丈夫一起分担完成。 平时,她也会为自己留出成长和增值的时间。 下班后的她,经常去学习跳舞;周末当丈夫还在睡懒觉的时候,邱茹已经安顿好家里的琐事,跟爬山的同伴出发了。 丁立梅在《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》一书中写道: “爱一个人,爱到七分就够了,还有三分要留着爱自己。” 所谓慧极必伤,情深不寿。 情付七分,留下三分爱自己,是最好的自保与自尊。 法国哲学家蒙田说:“一个人能和家人和睦相处,这是人生的重大成就。” 人到了一定年纪,就会懂得真正决定生活质量的,其实是家庭。 和家人相处,相互包容,合理装傻,适当付出,永远尊重,才能久处不厌,幸福美满。 |